走进位于丰县顺河镇的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丰公司”)生产厂区,不见漫天扬尘、未闻刺鼻气味,4条隧道窑生产线正安静而高效地运转;机械臂灵活翻转,AGV无人运输车有序穿梭;窑火灼灼之中,城市生活污泥、河道淤泥和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历经20多个小时的“淬炼”,变身成为一块块坚固美观的新型建材。
“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振丰公司市场行政负责人秦伟表示。成立于2014年的振丰公司,从起步之初就坚定走绿色、循环、智能的发展道路,如今已成为江苏省2024年度智能制造工厂,更是徐州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行业标杆。
“吃”进废料,“吐”出建材
在振丰公司原料处理区,从城建工地、河道清淤工程现场运送而来的固体废弃物,经过球磨机精细研磨后,与自身可发热的煤矸石按科学比例掺配,再通过全内燃焙烧技术,实现“制砖不用煤、烧砖不用土”,真正做到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振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获得有效专利97项,包括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隧道窑用余热回收利用发电装置、固废处理用焚烧装置等关键设备及多项核心技术。
这份亮眼的创新成果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在创新路上的坚实扶持。
在专利技术的申请与保护方面,相关部门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还提供一对一指导,大幅缩短了审批时间,帮助企业快速构建起了技术壁垒。此外,丰县相关部门还协助企业申报了“江苏省固废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了重要平台。
事务审批“一路绿灯”
在事务审批方面,振丰公司切实感受了“徐州速度”带来的便利。
此前,振丰公司某项目在建设审批阶段,依据国家政策要求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减排评估,但由于省、市层面尚未明确煤矸石不计入能耗的界定依据,导致项目评审进展较慢,对企业投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丰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在与企业对接中,充分考虑到企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全程跟踪服务企业办理,最终确认了使用煤矸石作为固废原料进行协同处置可以不计入能源消耗量,帮助企业顺利通过了节能审批。
后来,振丰公司抢抓徐州建设“无废城市”战略机遇,探索打造烧结砖生产线协同处置固废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新项目建设过程中,从项目审批到建设手续办理,县数据局提前介入、全程指导、跟踪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节省了大量审批时间。
振丰公司的实践,正是徐州摒弃规模扩张旧路、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发展的生动写照。目前,徐州市已培育了一批像振丰这样的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推动建材产业从“灰”向“绿”升级,产品结构也从单一墙体材料向复合型、功能化、预制化方向稳步迈进。